上窰村

上窰村位於北潭涌,是一條典型的客家村莊。

上窰村據記載是於19世紀初約1830年由原籍廣東惠州淡水黃草嶺村的黃發升帶領家人所建。該村建於一高出地面的平台上,於入口處築有塔樓,以防禦海盜。村內共有一排八所並列的房舍,屋前設有曬坪,並在海邊設有碼頭,以便透過水路抵達西貢其他地方。

位於北潭涌共有六村,除了上窰村以外,分別有黃宜洲(舊稱黃泥洲)、北潭、北潭涌、鲫魚湖、黃麖地及斬竹灣,合稱六鄉(據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的測量圖,上窰亦同用北潭涌為名)。上窰的成村歷史發經濟活動與「六鄉」的黃泥洲村息息相關,上窰村的黃氏與北潭涌村村民亦有血緣關係。1911年,六鄉的總人口不超過405人。北潭涌的村民除了依靠務農為生之外,亦有工業活動,如製造肥田料、磚頭等。由於北潭涌的位置座落於西貢墟與西貢半島其他村(如赤徑、大浪等)中間,是村民出市區的必經之路,藉此把產品暢銷西貢半島及九龍,工業因交通發達而得以發展。

黃發升是一客籍造磚工人,早年在家鄉從事製造石灰、泥磚、瓦等事業,後來為了進一步擴展業務,遂與家人移居香港發展,並在上窰建立村舍。黃發升在上窰村舍附近建造灰窰,又在黃麖地對面建造磚窰(稱對面窰)。由於山上都是黃黏土,所以黃氏族人也利用上窰的灰窰燒製青磚、紅磚和瓦片,全盛時期僱用了百多名工人。黃氏族人用船將燒成的殼灰和磚瓦運到西貢墟,或運到九龍城、坑口墟或筲箕灣的市集上出售。燒成的石灰和磚可作建築及肥料之用,是致富的途徑之一。

隨著西貢鄉村總體的衰落,以及昌盛一時的窰燒工業不敵英泥及造磚行業的競爭,上窰村逐漸荒廢。雖然如此,村內的建築完整及狀態良好,乃至荒廢後早於1981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現為上窰民俗文物館。

北潭涌與天主教

由於上窰村的規模遠遠不夠大浪、西灣、赤徑等大,因此村的歷史記載並不多。據説,於19世紀已經有傳教士於北潭涌傳教,而且村民已經於19世紀末全部歸信天主教。1869年,傳教士在斬竹灣開啟了傳教站。1875年,高雷門主教到訪黃泥洲,並記載已出現天主教信徒,該年有25人領洗,及有25名慕道者。1879年,黃泥洲的天主教社群得到進一步擴展,有50人領洗及20名慕道者。

傳教士為了應對日益增長的教徒人數,於1900年在上窰村興建了一間小堂,名為聖母七苦堂,面貌維持至今。聖福若瑟神父(St. Joseph Freinademietz, SVD, 1852-1908) 亦曾於1879-1881年在北潭涌學習客家話,並協助米蘭外方傳教會和神父(Rev. Luigi Maria Pizzoli, MEM, 1845 – 1904)傳教工作。

聖母七苦小堂是為簡單的客家民居式建築,正門有「天主堂」的匾額。堂外的禾坪相信是昔日村民的曬場,後來為村民朝聖祈禱的地方。教堂跟上窰村一樣建造於高地之上,與村的建築連為一體,反映了村民與教堂關係的密切。教堂該年能容納120人,而平均參與禮儀的教友約為80人,由於現時的小堂能容納的空間有限,所以估計有不少教友站在小堂外的空地上參與禮儀。除了正門上方的門額和十字架外,小堂外貌與一般客家村屋民居無異,相信該小堂可能曾作民居,並由村民奉獻給教會以作聖堂用途。

六鄉的村民會每年兩次於1月及11月在當地舉行大王誕儀式。值得一提的是六鄉裡的每一位村長每年負責舉辦這些活動,唯兩村,分別是上窰村及北潭涌村的村長因已成為天主教教徒。他們須放棄過去所信奉的傳統民間信仰,例如放棄建祠堂,放棄拜大王爺、伯公等神祇,故不參與這個儀式,雖另找村民代替。

聖母七苦小堂屬西貢聖心堂區。1980年代起借予公教童軍使用,至2017年交由「古道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