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七苦小堂Our Lady of the Seven Sorrows Chapel

聖母七苦小堂位於北潭涌上窰村,建於1900年。在19世紀末,黃姓客家族人在上窰立業。因著傳教士的努力,全村皈依天主教。隨著上窰村民陸續遷出,其客家民宅改建為民俗博物館及列為法定古蹟,小堂則告荒廢,後來被用作公教童軍協會水上活動中心。

北潭涌本身是河涌之名,其位於今日西貢大網仔路的盡頭,西貢東、西郊野公園之間,是發源於雷打石一帶的花潭石澗(又名龍坑)出海處,相傳於復興橋附近河涌面較為寛闊,月光映照下水面呈現大片白光,初名「白潭涌」,其後一音之轉而成為「北潭涌」;亦有說因河涌源自北潭,故名北潭涌。在昔日未有陸路接駁北潭涌之時,其河涌為可供航行之途。

據載,早於清朝復界後已陸續有客家人遷入北潭涌一帶居住。惟由於土地有限,不足以農立業,村民遂以海邊獲得的蠔和珊瑚等材料製成石灰,供人作肥料或建築之用,其後又擴展至燒製石磚,發展經濟以令村民生活安定。戰後,因水泥建材興起,加上灰磚窰於戰時受到破壞,有關製造業日漸式微,村民遂改往市區或到海外謀生。

從前北潭涌位置偏僻,村民若要外出,可經「榕北走廊」(即榕樹澳至北潭涌之古道)至企嶺下海乘船至大埔,或從位於上窰附近的小碼頭乘搭木船至西貢墟。據北潭涌村長黃先生稱,其家族曾建青磚房子於「榕北走廊」要衝,居住之餘亦經營雜貨店。雜貨店漸漸便成為過路村民歇息之所,而被稱為「過路廊」,是為榕北走廊上的一大特色。1920年代,每天只有一班木船往返西貢,早上十時開出,下午二時由西貢返回,以應居民生活所需;但遇風向不順時,船隻有可能滯留西貢,往往要在入夜後才能返回北潭涌,家人即會攜同燈籠往碼頭接船。

戰後由於生活窮困,村民曾得到西貢聖心堂補助生活物質,當時村民會乘坐木船到西貢墟崇真學校領取麵粉、生油等糧油用品,這些援助吸引了不少村民入教。其後相鄰幾條村落,如北潭涌村、鯽魚湖村、黃宜洲村等於1954年組成「北潭涌六鄉福利會」,以求合作互利,改善生活質素,後得政府農林漁業處之輔助,開墾耕地,改善種植方法,而培養出優良的柑橘品種,並於1955年農業展覽中獲得第3名。1978年萬宜水庫落成後,政府重新設計道路系統,修建北潭路,又駁通水電,村民生活條件亦大為改善。然而,大部份村民已遷居市區甚至海外,各村已少有人煙。

十九世紀天主教傳入西貢,北潭涌六鄉包括北潭涌村、黃宜洲村等已有村民皈依入教。當時雖然未建有聖堂,但受洗人數眾多,如黃宜洲村,1875年已有教友25人,其後迅速增長至超過50人,即全村半數人口。據說,聖言會聖福若瑟神父來港兩年間,亦曾選擇在當地暫居,學習中文。據文獻記述,二十世紀初,黃泥洲(即今黃宜洲)已建成小堂,北潭涌村及其他村落村民亦陸續要求聽道,並接受洗禮,惟該小堂位置已不可考。六鄉村民並非全都歸信天主,他們亦信奉其他神祇如土地神等,但附近地方仍有不少教會的印記。

為照顧教友,聖母七苦小堂於1900年落成。小堂建於河口東岸,潮漲時小船可以停靠在小堂旁邊;因此,小堂地基高於地面約兩米,以避潮汐漲淹,是典型的客家建築方式。建堂時就地取材,以石和磚砌築屋牆,硬山式瓦頂,除正門上方刻有十字架及天主堂字樣外,其外貌與一般村屋民居無異,簡樸無華,相信該小堂可能曾作民居,並由村民奉獻給教會。屋內空間不大,一分為二,一作聖堂,一作神父宿舍。自小堂建成之初,即撥歸西貢堂區管理,神父每年到訪幾次,向村民傳道解惑,施行聖事。據村長所述,在舉行彌撒前一晚,神父會到上窰村中留宿,以便在明早主持彌撒。隨著村民外移,小堂亦少有舉行宗教禮儀,1980 年代開始借予公教童軍使用,至2019 年撥歸古道行管理,現時用作朝聖祈禱之所。小堂外有一坪地,相信為昔日客家人的曬場。2021 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將小堂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表示小堂「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 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北潭涌 聖母七苦小堂 導賞手冊

歡迎按圖或利用QR code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