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訪談

訪談 1 ~ 5
訪談 6 ~ 10
訪談 11 ~ 15
訪談 16 ~ 20
訪談 21 ~ 25

6. 鄧遠志村長

鄧遠志先生是現任黃毛應村原居民代表。在訪談中,他縷述堂哥、原居民鄧財住在村內,和平後參加了解放軍空軍,其後在山東受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飛行團。然而他因為身份是香港人,受訓完後不能成為正式空軍,後來被調到福建漳州作公安局局長。

7. 容桂芳女士

人稱「羅太」的容桂芳女士(羅太)是西貢聖心堂的資深教友,熱心教堂事務,目前仍參與善會工作,服務堂區和教友。羅太為太平村第一代的村民,曾任村長,協調興建屋村承建商、教堂、明愛、西貢理民府等機構的工作。

羅太亦曾任西貢堂區秘書,熟悉堂區大小事務。她見證太平村的興建及變遷。對村內合作社的成立、建村初期情況仍然瀝瀝在目。

8. 李偉光先生

李偉光是黃大仙聖雲先堂童軍東九龍第117旅領䄂。他在教區的允許及支持下,於1976完成修葺小堂並重開,主持開幕禮的是林焯煒副主教,當時並得到村長贈送一幅西洋畫作為紀念,該畫現仍保留在小堂內,小堂其後成為童軍的活動及訓練中心。林伯原本不是教友,他是退休校工,適逢李偉光先接手管理黃毛應小堂,受委託維修小堂的一磚一瓦。當時將已然漏水的屋頂以鋅鉄板維修,但保留了原來的木橫樑結構,象徵了當時以客家人為主的教友團體。

9. 温以政神父

温以政神父在1977年12月2日到大埔(堂區)負責那區,一方面是大埔堂區的助理主任司鐸,兼管理吐露港區,東平洲也屬其管轄範圍。每星期他去兩次、三次,大多於深涌、赤徑、大浪、蛋家灣留宿。東平洲高峰時有五百多名村民,多數是教友,後來因交通不便、要出外謀生及讀書等原因,遷到加拿大、美國、荷蘭。白英奇在大公會議後在東平洲建一間聖堂,後來因教友人數不足,胡樞機指示他要保留它,不要交回政府。如果被政府追問,他應回覆此處將改作營地。

10. 陳國安先生

人稱「阿國」的陳國安本來於大浪村居住,二十年前一次途經聖家小堂時,發現小堂的大門和屋頂都損壞了,感到非常可惜,雖然他不是教友,但也不忍見到小堂就此荒廢,故毅然主動聯絡教會,毛遂自薦為小堂進行復修,他其後索性搬進小堂的神父樓,保養小堂及接待來朝聖的各方人士,他的無私奉獻委實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