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歷史訪談

訪談 1 ~ 5
訪談 6 ~ 10
訪談 11 ~ 15
訪談 16 ~ 20
訪談 21 ~ 25

16. 嘉畢主神父

嘉畢主神父 1961 年獲派來港,初時在長洲居住學習廣東話及英語。1962 年,他獲白英奇主教任命為尖沙咀玫瑰堂副本堂,並於 1977 年至 1981 年擔任元朗聖伯多祿聖保祿堂的主任司鐸。1981 年宗座外方傳教會總會長調任他回國在修院培育修士,至 1986 年才回港出任西貢聖心堂本堂,其間探訪多條鄉村包括伯多祿村、窩尾村、西灣村及黃毛應村等。雖然已沒有聖堂,他有時會到企嶺下村探訪老教友。1990 年至 1999 年期間,擔任沙田大圍聖歐爾發堂之主任司鐸。1999 年 12 月,他被派往主教座堂出任助理司鐸,並擔任多個善會的神師。

17. 湛貴勝先生

湛貴勝是前大浪村村長。當時他只有四、五歲時,教書的父親因病去世,當時在大浪村服務的黃子謙神父,每個月會給他們每位十元撫恤金。戰後,曾子光神父來到大浪服務,將學校重建成一間有三、四間課室的現代化小學,開辦小一至小五混合班上課。大浪村民原務農為生,常常被人欺負,他們均會請神父出面為村民交涉。當時神父的權力很大,幫村民解決生活困難,地方的官員都尊重神父,當時也有修女來探訪,教友生病如頭痛、肚痛等,修女會給予藥物及提供醫療上的協助,因此大浪村變成了教友村,教會的工作亦甚得村民器重。

18. 許毅生先生

許毅生是石屋山腰嶂上村的居民,他父親許林老先生在嶂上經營許林士多已經三十多年,一路以來為行山人士提供山水豆花及解渴的豆漿,許毅生曾在嶂上的博愛公立學校讀書,而該學校曾作彌撒中心,由桑得嵐神父、保天祿神父及温以政神父主持彌撒,他領堅振時是十一歲,當時是保天祿神父來到主持的,後來到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領洗。由於嶂上位於高原,嘉道理農場要借用英軍的直升機將豬公運送到該村,而且幫助農民解決耕作的問題,貢獻良多。

19. 温水生先生

温水生是大浪村的原居民,現在鹹田灣經營士多。温先生表示他們已皈依天主教幾代,在六十年代還學習拉丁文參加彌撒、拜苦路及唱聖歌。大浪村的聖母無原罪小堂原有一個鐘樓,但在颱風荷貝襲港期間被吹塌,後來村民從英國移民中籌得部份捐款,但仍欠部份款額,主教座堂結果負擔了部份費用,重修禮由胡振中主教主持,西灣及赤徑的村民也來到祝賀,場面熱鬧。大浪村很早已經有漁民,而温氏是從西貢蠔涌分支而來定居的圍頭人,說一種稱為畲話的方言,與新田文氏說的話有點相似,但因為後來與客家人通婚,故此仍傳承了一些客家文化。

20. 關振偉先生

關振偉先生是前博愛公立學校的校長兼教師,他本來是酒樓太子爺,但卻喜歡教書,廿一歲時由當時的教育司署委派為嶂上的公立學校任教,到任首天,他穿著喇叭褲,帶著太陽鏡從榕樹澳走千多級的山徑「天梯」來到嶂上,見到村的美景即決定成為「五個小孩的校長」。關校長很感恩當年由保天祿神父親自每個月在學校的辦公室教授他道理,一年後帶他到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領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