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 Chapel

白沙澳村建於明朝,是一條雜姓客家村。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意大利米蘭外方傳教會(1926年改名為「宗座外方傳教會」,簡稱「PIME」)的和神父 (Rev. Simeone Volonteri, 1831-1904)是最早從歐洲來到白沙澳的主要傳教士。1800年代中葉,上水廖氏向海下及白沙澳村民收取地租,繼而雙方發生爭執。天主教傳教士協助白沙澳村民解決衝突並向他們傳教。1869-1870年間,只有數十名村民領洗皈依天主教,其後所有村民領洗,成為一條敎友村。1880年,傳教士在村後空地興建小堂。

後因小堂面積細小,不敷應用,故於1915年在村後山坡興建面積較大的小堂,1916年落成,並於4月26日祝聖,沿用至今。在1950年代,小堂曾易名為「聖神小堂」、「聖母聖心小堂」,1960年小堂再度易名為「聖母無玷之心小堂」由大埔堂區管理。小堂的建築規格是十九世紀新界鄉郊天主教小堂的典型。小堂由米蘭會神父設計,款式接近意大利羅馬式。小堂的正門牆壁上刻有AMDG,是拉丁文  Ad Maiorem Dei Gloriam 的縮寫,意謂「愈顯主榮」。這標誌提醒我們:基督徒的言行要彰顯生命中的主耶穌,光榮天主。AMDG  也是耶穌會的銘言。另外,小堂的正門牆壁上方位置刻有一個由三個字母 DOM 重疊而成的圖案,是拉丁文 Deo optimo maximo 的縮寫,意謂:「天主是至善的,是至偉大的」。

貼著小堂主建築物有一座鐘樓,其作用相信是配合十九世紀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教會流行的三鐘經禮儀。每日早上、中午、黃昏誦唸三鐘經前,打鐘叫喚村民。另 一方面,當有神父到達,或有彌撒舉行時,就會打鐘,以召集村民到小堂參與禮儀。

自197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大量村民遷徙市區及外國,小堂開始荒置。1982年,天主教香港教區將小堂交由香港公教童軍協會管理,供天主教童軍作活動中心。到2011年,小堂交東九龍第117旅(聖雲先小堂/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童軍管理。至2019年,小堂交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管理。

小堂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第三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會的定義,三級歷史建築為「具若干價值,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白沙澳 聖母無玷之心小堂 導賞手冊

歡迎按圖或利用QR code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