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徑村

赤徑村位於西貢半島東北部,是西貢半島上歷史最悠久的村落之一,早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19年)編纂的《新安縣志》已有紀錄:村民為客家人,分別姓趙、李、范,鄭及黃;趙姓村民是從廣東東莞石龍唐頭廈遷到赤徑居住,是為最早於赤徑定居的村民。相傳建村是使用海邊的紅石鋪路,故得其名。赤徑在西貢眾村裡屬於富裕的村落。村內的建築有不少以青磚造成,體現典型的嶺南客家建築風格。

赤徑地理條件較西貢其他村落優越,三面環山,前方向海,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利灌溉,因此村民早期主要以務農為生。村附近有許多耕地,曾經種植稻米。當時的水田一層高於一層,是為梯田,田地周圍築有小石壆以保全田地裏的水。現時草地中的一些小路便是以前排水的水溝。

赤徑村如同許多西貢村落,交通不便,只有水路連接黃石、塔門、深涌等地,陸上更無車路可達,只有遠足山徑。雖然如此,由1950年代起,一系列的改變使村內的生活得到改善。首先,政府連同嘉道理農場協助村民成立農場及養豬合作社,以供村民在肉食方面自給自足。接著,新界民政署與大埔理民府主動在赤徑附近的大坡頭水壩控制山泉流量,改善食水供應及控制農田灌溉的供應。政府亦於1970年代落成赤徑碼頭,村民乘搭渡輪再無須使用駁艇。赤徑村於這時曾經有上百名村民居住。

可惜,雖然生活跟交通得到改善,赤徑村也不敵移民潮,村民逐漸往城市和外國遷移,直至1990年代只剩3人居住。

赤徑村與天主教

赤徑村對於當時天主教香港區的發展非常重要,由於它的地理位置,使傳教士能通過大鵬灣進入內地傳教,因此早期就受到天主教的注意,於1866年已經委派穆若瑟神父與當地村民接觸並開展傳教事業,而赤徑聖家小堂於1867年正式成立。聖家小堂當時為天主教在現稱為新界地段的三個傳教中心之一(因當時尚未租借給英國,故未有「新界」之稱)。

由於赤徑與世隔絕,交通不便,神父只會在赤徑短暫逗留,因此傳教工作主要由今天的寶血會的修女進行(19世紀寶血會尚未成立)。自赤徑的傳教工作開始,有兩三位修女會住在聖堂附近名為「神父樓」的村屋。她們負責照顧村民信仰上的需要,同時亦教育村內的婦女及女童,鼓勵村民主動參加彌撒等等。

1874年的颱風嚴重破壞當時的赤徑聖堂。由於當時教友已經上百,小聖堂已經無法容納,教會藉此機會重建相對大型的聖堂,就是如今所見的聖家小堂。新聖堂的設計與大浪的聖母無原罪堂類近,同樣體現了典型的羅曼式風格,亦同樣能容納二百多人,是西貢區裡較大的教堂。相對下,聖家小堂的裝潢比較簡單,沒有聖母無原罪堂標誌性的八角形柱和拱券。雖則如此,教堂的祭台及玻璃窗狀態良好,整體結構較聖母無原罪堂保存得完整。聖堂旁邊則同樣設有學校,名為銘新學校,為村內的兒童提供教育服務。隨著新聖堂的落成,信徒的數量日益增長。

 1941年,香港淪陷,西貢的宗教及民生生活受到干擾。日軍以西貢市中心作為軍事據點,與東江人民抗日游擊隊對抗,發生多場衝突激戰。由於當時游擊隊與傳教士一樣看中了赤徑擁有的地利優勢,水路網絡發達,經水路能前往大亞灣,向右轉可到達西貢,向左轉則可到達吐露港和大埔,因而成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重要游擊隊基地。同時,聖堂亦成為了游擊隊的總部之一,神父樓則成為隊長與其他高層的起居地方。雖然1941-1942年仍然會有神父前往赤徑主持彌撒,但是自1942年郭景芸神父、丁味略神父及黃子謙神父先後遭殺害,彌撒服務隨之暫停,直至戰後。

抗戰勝利以後,赤徑的日常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神父亦重返赤徑處理教務。1946年,白英奇主教前往新界視察,其中亦有探訪赤徑,為村民主持堅振禮。隨著時代的進展,赤徑的教友日漸增加,直至1962年,神父訪赤徑的頻率由一個月一次增至兩星期一次,教友總數約250人,其規模非常可觀。

1960年代末,西貢村落總體而言開始式微。隨著村的沒落,1980年大浪區被取消,與大埔區合併,神父來訪的次數亦減少至每年兩次。終於,教堂於1990年空置,至2019年由「古道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