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小堂 Rosary Mission Centre

黃毛應是一個單姓客家村落,村民姓鄧,來自惠州的淡水,約於1750至1840年期間定居黃毛應。約1870年,天主教的傳教工作發展至黃毛應村,並在此建立了一個新的傳教站。到了1875年,西貢區的30個村落不但相繼有天主教團體成立,而且共有十間小堂亦順利地落成,當中包括黃毛應小堂。

到了二十世紀初,幾乎所有黃毛應村民都皈依信奉了天主教,為了應付教友的增長,新的黃毛應玫瑰小堂於1923年祝聖啟用,但數年間已不敷應用。1930年,玫瑰小堂由宗座外方傳教會的丁味略神父( Rev. EmilioTeruzzi, PIME, 1887-1942)取代香港羅馬天主教會宗座代牧成為受託人。丁味略神父在黃毛應村開辦學校,小堂就是孩童上學的地方。由於教友的數目與日俱增,遂於1939年,在小堂的原址建造一間更大的聖堂,即今日的玫瑰小堂,並由恩理覺主教(Bishop Enrico Valtorta, PIME, 1883-1951)於5月29日主持落成典禮及彌撒。在日佔前,丁味略神父和榖祿師神父(Rev. Richard Brookes, PIME, 1892 -1980)每兩至三個月就徒步前往黃毛應及其他西貢小堂。當神父住在村莊時,每到傍晚都舉行彌撒和祈禱,直至神父離開該村為止。

1942年2月3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黃毛應玫瑰小堂宣佈成立,並聯合新界各支游擊隊伍,在小堂側的空地設宴。兩年間,約有70名游擊隊定居和駐紮在小堂裏,以儲備游擊隊的補給、武器和軍火,因此小堂曾在抗日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戰後,黃毛應玫瑰小堂重新開啟,並有神父不定期來舉行彌撒。然而從1960 年代起,天主教青年或到西貢區其他聖堂參與彌撒,或已移居英國,小堂便告荒廢。1974年,服務西貢區的宗座外方傳教會士范賚亮神父( Rev. Valeriano Fraccaro, PIME, 1913 -1974)為公教童軍在荒廢的小堂舉行了感恩祭。在教區的允許與支持下,黃大仙聖雲先堂的童軍領袖捐款修葺小堂,並於1976年完成修葺並重開作為東九龍第117旅( 黃大仙聖雲仙小堂)童軍的活動及訓練中心。小堂亦成為公教童軍協會的先鋒工程中心近二十年。2019 年童軍第117 旅正式將管理權移交予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

小堂於2013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第二級歷史建築。按照該委員會的定義,二級歷史建築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古道行」有意將黃毛應玫瑰小堂發展成以西貢小堂歷史為主題的紀念館,把天主教及客家文化推廣給廣大市民。

《偕主同行系列—黃毛應與玫瑰小堂》

歡迎下載!

《偕主同行》系列由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工作小組出版,衞奕信勳爵文物信托基金贊助。